细菌感染的检查办法与防治原则
同学们应重点学会:
1.细菌学诊断标本的采集原则检验程序
2.血清学诊断:常见的血清学诊断办法
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适应性的获得方法人工免疫的定义和常见的免疫制剂
1.细菌学诊断
标本的采集原则:严格无菌操作,在抗生素用之前采集,采样后尽快冷藏送检及做好标记。
病原菌的测试程序:依次是标本的采集,直接镜检,病原微生物离别培养,抗原测试、分子生物学技术测试微生物特异性DNA或RNA、免疫学试验。
2.血清学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试验及免疫荧光试验
ELISA、RIA及IF均为用于测试感染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办法,均为应用标记的抗原测试血清中抗异性抗体,或应用标记的抗体测试血清中特异性抗原。
蛋白印迹试验
蛋白印迹试验是在ELISA应用原理基础上进步的一项新技术,用于测试微生物的特异性蛋白抗原或病人相对应的蛋白抗体的实验室诊断办法。若用此试验测试病人血清特异性抗体,可用已知微生物蛋白抗原捕捉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再结合酶标记抗人抗体并察看结果。
中和试验
中和试验为在测试病原微生物的血清学试验过程中,先在被检血清或其他液体标本中加好友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使其发生中和反应后,再测试被检血清中其特异性抗原或抗体。
试管凝集试验
肥达氏试验是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病常见的一种血清学试验,即用已知伤寒沙门氏菌的菌体抗原、鞭毛抗原及甲型或乙型副伤寒杆菌的鞭毛抗原,测定人血清中相应抗体效价。
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适应性免疫的获得方法:对某种感染成人两性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可由病后天然免疫和人工免疫获得。人工免疫又分为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免疫的定义
①人工主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的办法给机体注射抗原性物质,使机体免疫系统因受抗原刺激而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此种免疫应答出现较晚,保持时间较长,多用于疾病的预防。
②人工被动免疫:为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免疫细胞因子等制剂,直接注入机体,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此种免疫持续时间短。
常见的免疫制剂
1)人工主动免疫制剂:
①减毒活菌苗:如卡介苗、布氏杆菌减毒活菌苗等。
②灭活菌苗:如伤寒、百日咳及霍乱死疫苗等。
③类毒素:为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液处置后,其毒性消失,但仍保留抗原性的生物制品。
④亚单位疫苗:如脑膜炎球菌和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疫苗。
⑤基因重组疫苗或称基因工程疫苗:将微生物特异性抗原表达基因,与工程菌充足并表达蛋白质产物,经纯化制成疫苗。最成功的为乙型肝炎重组疫苗。
⑥ DNA疫苗:是将编码病原表面某种具备保护性免疫用途的抗原基因插入酵母菌,使之表达目的基因。处于研究阶段。
相关文章推荐